最新公告

产品展示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沙特阿拉伯或联手俄罗斯救市 担心油价失控

2014-11-24 22:01:25字体:
分享到:
俄罗斯经济风险持续上升


  自今年6月冲至每桶115美元这一近期新高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拐头向下,半年不到的时间跌去了30%。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出口总量中有75%为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资源也贡献了俄罗斯政府50%的预算收入。最近,俄联邦政府向议会提交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时说明,要维持俄罗斯政府预算平衡,国际油价需要达到每桶96美元。但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最新预测,2015年石油均价将保持在77美元/桶左右。显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石油价格距离实现俄罗斯财政收支平衡的目标相距甚远。

  上述情况大大撼动了市场对俄罗斯卢布的信心。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卢布累计下跌了28%,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中跌幅最大的币种。俄罗斯中央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俄资本净流出额达852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1.9倍。受此牵连,俄罗斯股市跌至四年前的水平,市场总价值仅为5310亿美元。

  为了阻止卢布贬值,俄罗斯央行开始动用外汇储备,2014年截至目前累计抛出710亿美元干预汇市。不仅如此,俄罗斯央行取消了卢布浮动汇率管制通道,允许汇率更大幅度波动,目的是以此扼制做空卢布的市场预期和投机。然而,事实证明,俄央行放松汇市干预似乎并没有令看空卢布的投机者得到任何收敛,卢布在新政之后的一个月之中下挫3.2%,市场对其贬值预期也在持续强化。

  关键是,吐出了数百亿美元的俄罗斯外储因此减少14%,降至目前4390亿美元这一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数据显示,俄罗斯手中的外债规模达7320.46亿美元,现有的外储水平显然已无法覆盖巨额的外债,而且俄罗斯将于2015年底之前迎来还款高峰,偿债规模高达2000亿美元。俄罗斯金融机构从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与难度显著提升,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目前的10.3%。如果俄罗斯丧失了从国际市场融资的能力,最终可能被迫债务重组,甚至可能发生如同1998年那样的债务违约。

  当然,比债务危机预期更令人心忧的还是由于卢布贬值引发的国内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确定的2014年通胀目标是4.5%,但目前该指标已升至8.4%,年底蹿至9%已是大概率事件。

  为了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俄罗斯央行今年先后四次加息,将关键利率提高到9.5%的历史高位,但现在看来,不仅通货膨胀并没有得到遏制,相反企业融资成本的提高,以及石油收入的减少引致公共财政投资萎缩,外加资本外逃导致私人资本投入递减,多路力量共同构成了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压。

  幸运的是,俄国内民间尚未因卢布的贬值而发生诸如哄抢日用品或竞相提取存款等类似199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大恐慌,因为许多人认为“终究有办法”。在国内,俄罗斯政府已降低俄石油出口税,降幅高达8.1%。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计划在2015年从高达173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中拿出一部分创建一只数百亿美元的危机应对基金,资助那些受制裁冲击的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俄罗斯正在大规模收储黄金。世界黄金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俄罗斯购买黄金115吨,其中第二和第三季度合计购买了109吨,超过了此前两年全年的购买量。目前俄罗斯的黄金储备全球排名第五,而以美元计,其黄金储备价值为453亿美元,占该国外汇储备的10.5%,同比增加8.4%。黄金储备占比的增加无疑是俄罗斯央行为支持卢布而牺牲部分外储的选择。另外,俄罗斯加快了“向东看”的步伐,除了积极引进中国高铁资本外,俄政府还在日前罕见让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购买万科尔油田10%的股份。由于国际资本对俄罗斯投资与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资本进一步外流,不排除俄罗斯会继续加大资本管制力度。



    在国际油价持续暴跌的势头愈演愈烈,且全球石油产量未见减少的形势下,上周五有消息传出,两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有望联手行动,通过减产救市。受此影响,当前基准的明年1月交割的纽约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21日盘中涨幅均超过2%,最终前者收涨0.87%至每桶76.51美元,后者收涨1.3%至每桶80.36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沙特等欧佩克成员国对减产保价并不十分积极,主要因为它们认为油价还未跌破其“容忍底线”。以沙特为例,其还寄希望于通过降低对美国的出口价格等手段,以增加市场份额来弥补油价下滑带来的损失,但目前来看油价下滑已经逐渐“失控”,并开始直接威胁产油国经济。目前已有部分市场人士预计,欧佩克很有可能在本周四召开的会议上做出减产的决定,并可能致使油价近期进一步反弹。

 

  油价已近“容忍底线”

  分析人士指出,沙特寄希望通过打压油价来遏制美国的页岩油竞争对手,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美国厂商继续着加大产量的战略,并表示这将减小和弥补油价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反,包括沙特在内的许多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前景却和油价更为息息相关,市场分析师认为,如果油价继续下滑,直至欧佩克的“容忍底线”,包括沙特在内的欧佩克成员国将不得不做出减产的决定。

  野村证券亚洲石油与天然气股票研究主管关荣乐稍早前曾预计,沙特能够在六个月内“容忍”布伦特油价跌至每桶70美元,纽约油价跌至每桶65美元。而目前二者已经与该底线越来越近。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最新数据显示,11月初美国原油日产量增至906万桶,创下1983年1月以来新高,这已经逼近沙特的生产水平。花旗大宗商品研究的全球负责人莫尔斯认为,美国的页岩油气开发革命正开启一个油价走低的新时代,与此同时低油价对美国的冲击无疑将低于对欧佩克成员国,后者在经济面临压力的背景下或不得不选择减产。

  美银美林全球大宗商品和衍生品研究主管布兰奇也表示,预期欧佩克各国会达成一项每天减少50万桶的协议,这样在未来几个月内油价可以得到支撑,并有望重返每桶90美元。

  投行MLV分析师马布里认为,沙特企业此前调降对美国售价,对其他地区却没有降价,这种事实让人相信他们是针对美国页岩油产业,那是他们市场份额最大的威胁。但这也在提醒人们,即使左右石油市场的力量看似在倒向美国一方,但只要决定减产等行动,沙特也绝对有能力在原油市场掀起真正的风浪。

 沙特俄罗斯或联手救市

   俄罗斯外交部21日发布声明称,沙特阿拉伯外长与俄罗斯外长在会晤期间均表达了对能源与石油市场相关问题合作的意愿,双方一致认为,油价必须“以市场为 本”。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强调:“有关石油市场形势,俄罗斯与沙特有共同立场,认为原油定价应以市场为本,供需应发挥主要作用。”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将 自Novorossiidk港口出口的乌拉尔原油进行部分程度的削减,自12月1日起执行,Novorossiidk是俄罗斯最大的原油输出港。这两大石 油出口国有望联手行动的消息使国际油价当日盘中明显反弹。

   自6月份的阶段高点以来,布油价格累计下跌28%,纽约油价累计重挫逾30%。仅10月当月布油和纽约油价跌幅分别达到10%与12%。除了早期业内人 士给出的供需失衡原因外,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倾向于“阴谋论”,或者至少是认为政策因素对近期油价下跌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彭博分析师指出,至少在10月份,国际油价继续大跌的推手可能是欧佩克最大产油国沙特。

  路透社的评论指出,10月沙特出乎市场意料,罕见地没有像过去那样减产,而是主动下调出口美国的油价,积极参与价格战,伊拉克与科威特也先后降价。有市场人士猜测,沙特降价极有可能是针对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希望压低油价迫使这类能源企业减产。但也有人猜测,沙特此举可能是在联合美国打击俄罗斯和伊朗的经济,俄罗斯将近半数政府预算收入都来自石油与天然气出口。

  沙特本月确有“特别针对”美国页岩油生产的动向。11月3日,沙特国有油企Saudi Arabian Oil Co。将销往美国墨西哥湾的每桶原油售价下调至去年12月以来最低点。但同时,沙特另一大油企Aramco却上调了出口欧亚两大洲的原油价格。


联系我们

地址:东莞市东城大道金澳花园A座4楼
电话:0769-22335110
邮箱:idc@asiaidc.cn